查看原文
其他

德国幼儿园里的“暴力”,都被这么治好了

我是黛西 天赋一饼 2021-09-15

文 | 黛西

我第一次去幼儿园送合同的时候,穿过大厅,小班娃正在厅里自由活动。

向左看,一个娃打了另一个娃,向右看,一个娃揪了另一个娃头发,哭声此起彼伏。

古有孟母择邻三迁,今有黛西看园毁约,我当时真的差点转身离开,这种幼儿园不能待,没教养的熊孩子太多了。

后来,我还是送饼饼去了。

环境诚可贵,教养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集美们,「德国幼儿园老师才是育儿大V本人」系列不连续剧,今天又意外续上了,唠一唠打人推人欺负人等一切“暴力”行为的治疗方案。


 1. 眼见不一定为实

还记得我早期写的一次「目睹娃在幼儿园被欺负」经历吗?

相信你肯定不记得了,我真的太了解你们了!

那天下午,我去幼儿园捞娃,进门看到一幕,气得我头皮发麻。

一个2岁左右的男孩,骑着木质小车,想用车轮压饼饼的手指。

当时饼饼1岁半,还不会走,满地爬的她没有能力反抗,也不懂大喊求助老师,只是快速向前爬了几步,靠在墙边躲着他,眼神里都是惊恐和厌恶。

男孩不罢休,骑车追过去,继续用车轮在她脚趾旁边撞。
我这暴脾气,骂人的话在心里都编成rap了,几步冲过去,抱起无助的饼饼,恨不得把那个熊孩子拖下车来胖揍一顿。
如果我晚到了一分钟会怎样?如果饼饼没有及时躲开会怎样?连车带人十几公斤的重量,压到1岁多孩子的手指上,我想想就脊背发凉,心慌气短。
而且,如果我没记错,几天前我还看到这个熊孩子追着饼饼扯她头发。
这些都是我看到的,我没看到的时候,还不知道他怎么欺负饼饼。
为此,我找幼儿园老师谈话,找男孩家长严正交涉,还由此写了一篇「如何优雅发飙并赢得尊重」的实战帖。
男孩妈妈非常震惊,平时儿子性格温和,待人平和,他们一家刚从西班牙搬来德国,男孩语言不好,社交上甚至有点胆怯,她怎么都不敢相信孩子竟然欺负人,而且一上来就这么熊。
她狠狠教训了男孩,让他保证以后不可以撞人,不可以扯人头发,打人推人也都不行,并让他向饼饼道歉。
男孩眼睛里含着泪,点点头,没说话。
我说算了算了,娃还小,其实也没带来什么后果,当妈妈的,都喜欢往坏处浮想联翩。
你们猜,后来怎么了?
那个男孩成了饼饼最好的朋友,兼饼饼的小迷哥。
接娃的时候,我经常看到他陪在饼饼旁边,摘小花小草送给她,饼饼一个人爬上大滑梯,他就在后面守着,好像想保护她一样。
后来,饼饼升大班了,适应期闹情绪,那个男孩又凑过来,指自己T恤上的皮卡丘,学皮卡丘的动作,逗饼饼开心。
不是妈妈教训的结果,不是幼儿园老师撮合的好,也不是剧情发展的需要,而是那个男孩本来就很喜欢饼饼。
他开车撞她,扯她头发,时不时推她一把打她一下,都是他表达“我喜欢你”的方式。
蠢哭了,也暖哭了。
记得当时我去找老师谈话,指责男孩故意伤人,德国幼儿园老师露出姨母微笑说:
这么大的孩子,根本还不会“故意欺负”,脑子还没发育到这么高级的程度。当他们不明原因地打人推人撞人,大多时候是想表达,我对你感兴趣,我喜欢你,我想和你玩。
当时我觉得她是和稀泥,现在我信了。



 2. 不同年龄,对症下药

好吧,不是故意的,那也不能不管吧?毕竟被打被推被撞的孩子也是人,过失伤人也是伤人。

饼饼1岁多上幼儿园,学会的前几句德语里,除了经典台词“不要”,“谢谢”,“再见”,“更多(吃的...)”,还有一句“轻轻地”。

一开始我很纳闷,啥玩意?什么轻轻地?轻轻地干啥?

后来破案了。

这是老师对一两岁小娃的日常念经,当他们打人推人的时候,告诉他们如何友善地接近对方,表达“我想和你玩”的心理活动。

一两岁的小娃,不管对东西还是对人感兴趣,都是从“拍一拍”开始的。

拍一拍,看看会发生什么?

拍一拍,看看对方会不会跳起来?

拍一拍,看看地球会不会爆炸?

一下拍轻了,你觉得ta是抚摸你,心都化了,嗯,没白疼你。

一下拍重了,你觉得ta太熊了,不许打人!这孩子怎么没大没小?!

娃也太冤了。

针对“没轻没重”阶段的娃,我们能做的就是用动作告诉他们,什么是合适的表达方式。

如果你想引起对方注意,可以轻轻拍,然后做个示范。

娃当然不会立刻执行,否则养娃也太容易了吧?

还会继续“掌掴”你,但他们总会有“知道轻重”的那天,你做的这一切都是在为那天铺垫。

语言理解能力到位的小娃,还可以告诉ta们,除了“拍一拍”,还有非常多表达喜爱其它方式。

如果你想跟ta接近,你可以跟ta一起(过家家)切蛋糕,可以跟ta一起玩沙雕(正经沙雕),可以捡树叶送给ta,唯独不是推ta撞ta薅ta头发。

两三岁的孩子,情况又不太一样了。

自我意识萌芽,物权意识初现——这个阶段的”暴力行为“,经常是为了抢东西,夺回东西,或是夺不回东西于是恼羞成怒。
尤其3岁后,开始对身体边界敏感——所有未经我允许的靠近都是不怀好意。
你碰到我了,打了我(或疑似打了我),走进了我用意识划定的“隐形地盘”内,都可能触发ta们的应激反应:暴力回击。
告诉娃要气沉丹田,气势如虹大声说“不可以!”,“我不喜欢你这样做!”,“泥奏凯!”——这些具体的应对方式,你一定看过几百遍了。
冲突的场合不同,原因不同,台词也不同。
但无论怎么不同,都指向一个核心思想,也是我现在经常跟饼饼“洗脑”的一个思想——语言是很有力量的。
语言是很有力量的,所以它可以替代“打回去”;语言是很有力量的,所以它可以取代吐别人口水;语言是很有力量的,所以它可以让对方奏凯;语言是很有力量的,所以它可以捍卫物权和“地盘”。

反过来,如果娃打了你,也不用总当软柿子,并不是ta小ta就有理。

但只是制止不够,“不可以”后面一定要跟个理由

如果你不想让我做什么,或者不想我离太近,你可以说出来。

我不喜欢你打我,因为我疼了,而且这样我很心。



世界是复杂的,而我们大人总是试图简单化和程序化问题希望找到一个“if-then”模式套进去,解决孩子的所有问题。

但很多时候,我们的那个“if”就错了。

“暴力”不一定是熊,眼见不一定为实,也可能是我们的心已不再单纯,配不上揣摩孩子的世界。

黛西@法兰克福




黛西的小纸条

今年最值得翻盘的德国温感泥,今晚12点就截团了。

一定要记得,我和助理每天都在后台蹲你们的作品,捏个温感泥,赢个平衡车,这个投入产出比绝对值得掺合。

掺合方法 | 为了几千块钱,我差点就被人拉黑

《大排长龙》和《包姆与凯罗》这两套台版绘本,让我明白一件事,只要内容足够好,根本不会介意繁体字,剩余库存都不多了,请把握今夕。

童书种草 | 好内容面前,繁体字就是个渣

周末搬砖群姐妹发给一张照片,用温感泥捏的《包姆与凯罗》。

我要是有她这么好的创意,也用不着那么卖力吆喝了,哎!

黛西@法兰克福


今晚截团好物

德国温感泥—— 今年最该翻盘的好东西

绘本种草 | 好内容面前,繁体字就是个渣

近期精选文章

看了她们发的照片,我觉得我是个假妈妈

我也不想当“直升机父母”,但娃不自觉咋整?

黛西专辑精选

(点词卡查看)

01 卧底德国幼儿园    02 黛西书单和绘本

03 玩具与桌游选择    04 宇宙最端正启蒙

05 教育谜象与错觉    06 家里蹲陪玩秘籍

07 孩子心里怎么想    08 金融女财商启蒙

09 养育小事与大事    10 择园入园适应期

11 和你一起变更好    12 实用遛娃全攻略

13 我就是舍得自黑    14 这是真实的德国

15 天秤女的收纳术    16 如果你想认识我



点“在看”,不失联!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